中国人民政府   吉林省人民政府   四平市人民政府
信息报送    站群导航      登录        注册   
关闭

省直

区(县)

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

首页>英城警察>警察故事

四平市公安局   2018-04-02 14:28:00  
孙国武:生命为公安交通事业澎湃!

一上午的时间,又有三个对事故处理有异议的当事人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口吵吵闹闹,“磨”得他脑袋都疼了,还瞪俩眼珠子挑邪理。他再次拿出一粒镇痛片塞进嘴里,这已经是他今天吃的第二粒镇痛药了……

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要靠止疼药顶着,每天靠吃3~5片安眠药才能入睡,一米八几的个头,体重不足一百斤。可他把自己的工作看的比生命更重要,依然奋战在事故处理这个岗位上,而且一干就是28年,先后处理各类交通事故7万多起,无一起超期案件、闹访缠访案件、行政复议案件,群众满意度达到100%,创造了事故处理中的奇迹。由于工作突出,先后被评为优秀执法干警6次;优秀公务员9次;执法标兵5次;被梨树县人民政府记个人三等功1次;被四平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3次;被四平市公安局记三等功5次。2013年度,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授予追逃工作先进个人;2016年2月被四平市委政法委授予(2013-2015年度)四平市政法系统优秀干警称号; 2016年7月被梨树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;2016年11月被四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授予“崔光日式好交警”;2016年12月被四平市委授予“四平好人.最美警官”称号2017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人民警察,并荣获四平市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
压力巨大,他每天靠吃药工作靠吃药睡觉

1990年,从吉林省交通学校毕业的孙国武,在机缘巧合下被分配到公安系统,在梨树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担任一名普通民警,负责现场勘察、事故处理、逃逸案件侦破工作。起初,在不了解事故处理中队情况的外人看来,孙国武的工作无疑是铁饭碗中的“美差”,而实际情况到底有多么艰苦,多么劳累,也只有孙国武和事故处理中队的民警们才知道。没有节假日,更没有固定休息日,晚上不管几点,有事故第一时间必须赶赴现场。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,关键是不能出现一点偏差,否则就不能实现公平公正,还可能酿成上访案件。

2010年新春佳节,已升职到中队长职位的他,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已经七八年没有回家过年的孙国武,准备陪患病的父亲一起过个年,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赶到父亲家。热气腾腾的饺子刚出锅,手机突然响了起来,小城子镇出现一起恶性交通事故,肇事者撞死人后驾车逃逸。他驱车立即赶赴现场,随即就是漫长的追逃过程。连续奋战了8天7夜,终于在内蒙古将肇事嫌疑人抓了回来。本想回家休息一天,又有两起棘手事故的当事人把他堵在了办公室。一起事故是肇事者因拒不赔偿受害者损失被绳之以法。可以说公安机关的事故处理已经终结,可受害者躺在他的办公桌上大哭,指着他的鼻子向他要钱。没有办法,这名受害者家庭太困难了,孙国武连续8次下乡做肇事者家属的工作,终于找到了双方能接受的赔偿数额,使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。

近年来,梨树县辖区内机动车和摩托车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,而且梨树县辖区面积大、地域广,事故处理中队的业务量由最初的每年1200多起增加到每年的3200多起,但事故处理中队还是10名民警,平均每天处理至少10起交通事故。有时候,一上午时间就需要处理5至7起因双方当事人协商未果的案件,“磨”的他脑袋都疼了,只能一边吃镇痛片缓解头疼,一边耐心的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。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为了有效完成工作任务,及时避免部分群众因事故处理不当进行闹访缠访的情况发生,孙国武起早贪黑,过去每天工作11个小时,现在每天工作至少15个小时,有时候忙到半夜才回家,早上起来脸都没有洗就回到工作岗位上,甚至妻子都很少能见到他。

孙国武常常跟同事们说:“我媳妇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恩人”。不了解孙国武的人这话听着有点“悬乎”,但其实一点都不“悬乎”。孙国武的妻子也是一名公务员,工作能力特别强,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事业上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,原因就是被孙国武“拖累”的。孙国武真的太忙了,没有时间去照顾身患脑血栓的父亲和卧床多年的母亲,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,这一切的一切,都由他的妻子一个人完成,他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编外丈夫”。

多年来,孙国武长期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工作,经常熬夜,作息时间极不规律让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,并相继出现了高血压、肾潜血、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症状,最严重的就是他的神经衰弱,晚上11点半之前睡着的情况少之又少,有时候人躺在床上,脑海里却想着工作上的各种事,甚至一度出现幻听,有时候睡觉好好的,突然惊醒,以为是手机响了,看了一眼手机后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听错了。长此以往,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,孙国武每天只能靠镇痛片和多粒安眠药一起吃才能安然入睡。

再苦再难,他没让一名交通肇事逃逸者逍遥法外

记不清28年时间里抓了多少名肇事逃逸者,但发生在梨树的交通肇事逃逸者没有一人能够逍遥法外。仅有10名民警组成的事故处理中队,除了处理事故之外还要担负追捕事故肇事逃逸者的重任。因为不抓到肇事嫌疑人就不能实现事故处理的公正,更容易成为上访案件。2006年冬天,孤家子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受伤者当场死亡,肇事司机驾车逃逸。孙国武与教导员刘俊敏组成了临时抓捕小组,经初步调查,得知肇事车辆车主为金某,但金某早已逃之夭夭。于是,孙国武决定前往双辽市东明镇进行摸排。通过对当地群众的走访,办案民警得知金某可能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郊区某牛场附近活动,具体位置不详,且偶尔与妻子通电话。孙国武和刘俊敏多次前往大庆市摸排。但大庆市郊区养牛场太多,摸排难度太大,十天下来他们摸排了30多家养牛场可还是没有发现嫌疑人的踪影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孙国武得知金某在大庆有个亲戚,孙国武通过金某的这个亲戚,获悉了金某在一个酒厂内工作,于是和民警刘俊敏设计让酒厂工作人员送酒,让金某成为“瓮中之鳖”。但等了许久,发现送酒的人并不是金某,于是悄悄跟踪送货车返回酒厂,成功将正在酒厂打更的金某抓获,而此时,距离金某交通肇事逃逸还不足40天,事后,受害者家属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对孙国武说:“这么快的追逃效率,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。”

2017年2月11日晚上6时25分,由于连续多天加班熬夜,已经处于身体极度疲劳状态的孙国武,突然接到辖区居民王某被车撞死,肇事车辆逃逸案件。本想休息一下的他披上衣服就赶到单位。随即带领值班人员前往现场勘察,成功确定案发时间和肇事车辆类型,并带领民警在事故现场方圆9公里的范围内展开大排查。经过3天不懈努力,最后锁定肇事逃逸车辆,将肇事逃逸驾驶人崔某传唤归案。

就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毅力,孙国武带领事故中队民警克服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创造了全地区交通肇事逃逸网逃全部被抓获的奇迹。

公平公正,他宁愿成为“孤家寡人”

凡是遇到交通事故,就少不了托关系、找熟人、说情送礼的情况。每年给孙国武送礼、送钱的情况至少有十几次,可没有一个人敢说送成功过。有一次,某政府部门高层领导的亲戚因为交通违法,必须吊销驾驶执照,该领导找了很多孙国武的朋友、甚至是他的上级领导说情,但孙国武还是吊销了这名领导家亲戚的驾驶执照。因为在百姓心中,事故处理中队是责任划分的“一杆秤”,而这杆秤代表着公平、公正的人民警察形象。一次,他的发小突然找到他,见面就塞给他一叠钱,让他在一起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上倾斜一下,结果被他婉言拒绝,事后这位发小再也不和他有任何联系。在“法”与“人情”面前,孙国武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,为了心中那杆公平、公正的“秤”,几乎把周围的朋友都“得罪”遍了,差点就成为了“孤家寡人”。但他从不后悔,还经常对同事和家人说,如果今天给这个人面子,明天就会有人给你送礼,那还能公平公正处理交通事故了吗。据统计,以一年4万块钱计算,28年时间里他拒收各种钱财高达人民币近百万。

有人说孙国武是个不近人情的警官,可他对交通事故受害者却充满了人情味。2017年,在榆树台镇董家窝棚发生一起机动车撞摩托车事故,肇事者不仅撞人还殴打被撞者,声称自己交警有人,随后肇事者逃逸。接到报警后,孙国武立即带领民警赶到事故现场勘查,并调取了周边监控录像,很快确定了嫌疑人的具体位置。还没等他去抓逃逸人,说情的电话打爆了他的手机,结果还是一样,通通被他顶了回去。当天晚上经过6个小时的蹲守,成功将肇事嫌疑人抓获,给伤者一个圆满的交代。

由于他公平公正处理交通事故,许多事故该走司法程序时,事故双方当事人根本不去走司法程序,而是专程来到事故处理中队让他处理,就连法院时不时的都找他去调解交通事故案件。用事故双方当事人的话来说,我们信得过孙队长,因为他从不偏向任何一方。这样就给他的工作量增加了不仅仅是一倍。为了达到事故处理双方的满意,他基本上都是忙到深夜才回家,累得他筋疲力尽。据统计,每年由他一手调解的疑难交通肇事案件高达300多起,双方满意度达98%以上。他说交通肇事永远离不开公平二字,否则事故一方就会骂街,更会上访告状。

在他的影响和策动下,事故处理中队的同志都严格自律,把公平公正理念视为工作中的生命,每起交通事故都实现了透明公开,他带领的梨树交通管理中队成为了一支响当当的“廉洁之师”,20多年没有出现一名违纪民警和辅警。


[纠错]